最新電子書

道安法師念佛讚文附入山讚文(1卷)

五代後梁貞明四年(918)寫卷子本。凡一卷。勸世人不可殺生食肉,當依經律修身不造惡,佛慈悲勸人不殺生,但造罪人多造善人少,因此感得果報直往地獄受苦。要能長壽,當了知善惡業,求生淨土,以免來世受苦沉淪,每紙27.5 x 42.5公分,存一紙半32行,未有「貞明四年己卯 .. more

成實論義記(存卷中前殘)(1卷)

首尾缺損,末題「成實論義記卷中」「比丘其甲」。 紙薄,色深黃,竹紋粗,絲紋不顯。有條狀纖維束。每紙約24行,夾注雙行,字約三十餘字,凡存11紙。有邊欄行界,匡高24公分。字作行草,尚帶隸意,推為六朝人所寫。此經疏未見諸藏經收錄,核其內容,蓋疏注鳩摩羅什譯之成實論(1 .. more

紅樓夢圖詠第三冊

作者清朝改琦(1774-1829),字伯蘊,號香白,又號玉壺外史,祖先為西域人,元朝之後遷入中原,從祖父和父親之後,就寓居於松江(現在的上海)。改琦多才多藝,特別擅長人物圖像的繪製,其山水、花鳥畫亦屬佳作,是清代有名的書畫家,他繪畫的特色在於筆法潔淨流暢,線條精緻細 .. more

李群玉詩集第二冊

李羣玉,字文山,澧州人。元代辛文房《唐才子傳》稱其:「清才曠逸,不樂仕進,專以吟詠自適。詩筆遒麗,文體丰妍。好吹笙,弄翰墨。」曾赴舉,未第。大中八年(854)向唐宣宗(810-859,846-859在位)進詩三百篇,本書收錄其〈進詩表〉,以及宣宗閱後敕旨:「卿所進歌 .. more

初等圖画—第五學年用(初等圖畫—第五學年用)
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
初等圖画—第一學年用(初等圖畫—第一學年用)
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
天文象占

原書不著編者,與國家圖書館藏《御製天文象占》卷十一、十六內容相同,兩書應為同一著作。國圖本有御製序,論撰述原由,云:「朕受天明命為天元子,十有七年於茲矣。鑑諸往古,徵於禍福,其於修德敬天之誠,一率祖宗成憲,而不敢有負於二帝三王之治。蚤夜皇皇,罔敢怠荒,直恐宴安之氣易 .. more

瀏覽所有電子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