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坡先生書傳 卷1-10
明人淩濛初認為,歷來注《尚書》可分為:一曰博洽,旁蒐廣列,引客證主;二曰聰明,發揮己見,以意逆志等二派。而東坡先生注《尚書》,博洽異常、聰明蓋世, 兼具兩派之長,絕非一時諸儒所可項背者。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明人淩濛初認為,歷來注《尚書》可分為:一曰博洽,旁蒐廣列,引客證主;二曰聰明,發揮己見,以意逆志等二派。而東坡先生注《尚書》,博洽異常、聰明蓋世, 兼具兩派之長,絕非一時諸儒所可項背者。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首尾缺損,無標題,經文有云:「其王發大慈悲,廣譯禪門,度諸苦惱眾生出於彼岸,得證涅槃」。經文多為五七言偈文,如「子細觀看無一物,如何不造去時;佛性埋藏第六識,斷大慈悲有食肉。」「澄心定識無魔鬼,菩提樹下各登真;始悟佛性居心裡,世人執相廣攀緣;不肯將心尋彼原,寶在身中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李咸用,原籍隴西,後移居宣州。應試不第,曾受徵召為推官。咸用身處唐末五代變亂時期,流離飄泊。楊萬里(1127-1206)序《披沙集》,謂其詩「蓋征人淒苦之情,孤愁幼眇之聲,騷客婉約之靈,風物榮悴之英,所謂周禮盡在魯矣!讀之使人發融冶之歡於荒寒無聊之中,動慘戚之感於笑 .. more
本品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 提供
本書共集結8個短篇故事,從12歲少年的角度出發,發掘他眼中的世界、所遭遇的煩惱以及圍繞他身旁的親情和友誼。以童趣的筆法、搭配輕鬆有趣的插畫,為孩童提供親近數位典藏資源的機會,在了解新知之餘,亦能建立正向的價值觀。
本品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計畫辦公室 提供
首破損尾完,首行頂格題「愚癡人弟子楊仙鶴」,當為撰者,此從前面序文及卷尾自題詩可推知。次行開始有「報恩金剛經文十二殿」其經無相為宗,般若是體。當為本卷標題。紙色褐黃泛白,竹紋中等,絲紋不顯。每紙24行,行18至26字不等,凡存7紙。有邊欄行界,匡高24.4 公分。經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宋刊乾道九年(1173)秀州惠雲院僧德求刊本。收錄佛頂尊勝陀羅尼、大灌頂光真言、大佛頂首楞嚴心咒、廣大寶樓閣陀羅尼根本、金剛壽命陀羅尼、無量壽如來心真言、無量壽佛說往生淨、文殊、普賢菩薩滅罪、觀自在菩薩如意新、蓮華部心等陀羅尼。經摺裝,原木護板,上題「宋刊尊勝等」。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