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坡先生奏議 卷1-3
宋嘉祐二年(1057),歐陽修主持禮部考試,他有感於「時文之詭異,思有以救之」,因此當批閱蘇軾文章時,十分激賞,原擬列位為第一,但因試卷彌封謄錄,又懷疑是自己學生曾鞏所撰,反而降為第二。實際上蘇軾仍以春秋對義居第一,殿試中乙科。東坡先生論政思慮縝密,而且文詞結構、內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宋嘉祐二年(1057),歐陽修主持禮部考試,他有感於「時文之詭異,思有以救之」,因此當批閱蘇軾文章時,十分激賞,原擬列位為第一,但因試卷彌封謄錄,又懷疑是自己學生曾鞏所撰,反而降為第二。實際上蘇軾仍以春秋對義居第一,殿試中乙科。東坡先生論政思慮縝密,而且文詞結構、內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本品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提供
經文每行19至22字不等,唯通常為20字;注文小字雙行,字數或相等或較小,無定數。經注文旁常加日式假名音讀。凡存14紙,共324行。藏印:「星吾海/外訪得/祕笈」朱文方印、「楊印/守敬」白文方印、「楊印/德承」白文方印、「高山寺」朱文長方印、「張/繼」朱文方印 。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本品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