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佛名經(存卷四)(1卷)
經中列舉佛、菩薩之名,透過受持讀誦經中諸佛名號而思惟讚歎者,能消滅諸罪,於未來世得無上菩提。存卷七,每紙全幅高32公分,寬46.3公分,每紙19行,行18-20字不等,存36紙。首尾全,首題「佛說佛名經卷第七」,字大悅目,有墨筆校字。第1, 2, 5, 7, 10,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經中列舉佛、菩薩之名,透過受持讀誦經中諸佛名號而思惟讚歎者,能消滅諸罪,於未來世得無上菩提。存卷七,每紙全幅高32公分,寬46.3公分,每紙19行,行18-20字不等,存36紙。首尾全,首題「佛說佛名經卷第七」,字大悅目,有墨筆校字。第1, 2, 5, 7, 10,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本書為明金陵書坊唐氏富春堂刊本,列為集部-詞曲類-曲之屬。明代戲劇家鄭之珍(1518-1595),在前人說唱文學與雜戲基礎上,吸取當時流行民間的小戲、彈唱等,增飾情節,撰成《新編目蓮救母行孝戲文》。富春堂於明萬曆間金陵(今南京)地區刊刻戲曲書籍數量頗豐,坊主唐富春,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本品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提供
首破損尾完,首行頂格題「愚癡人弟子楊仙鶴」,當為撰者,此從前面序文及卷尾自題詩可推知。次行開始有「報恩金剛經文十二殿」其經無相為宗,般若是體。當為本卷標題。紙色褐黃泛白,竹紋中等,絲紋不顯。每紙24行,行18至26字不等,凡存7紙。有邊欄行界,匡高24.4 公分。經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序:「萬曆癸巳顧道淳序」。正文卷端題「東坡先生遺事卷之一 明後學句吳顧道洪編輯」。10行,行20字,單欄,版心白口,單黑魚尾,上方記「東坡遺事」。藏印:「國立中/央圖書/館考藏」朱文方印、「澹/適」朱文長方印、「吳興劉氏/嘉業堂/藏書印」朱文方印、「泰/恒」朱文方印 .. more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