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電子書

李群玉詩集第二冊

李羣玉,字文山,澧州人。元代辛文房《唐才子傳》稱其:「清才曠逸,不樂仕進,專以吟詠自適。詩筆遒麗,文體丰妍。好吹笙,弄翰墨。」曾赴舉,未第。大中八年(854)向唐宣宗(810-859,846-859在位)進詩三百篇,本書收錄其〈進詩表〉,以及宣宗閱後敕旨:「卿所進歌 .. more

東坡文選 卷1-5

蘇軾文章以其紮實功力、奔放才情,變歐陽修平易舒緩文風為波瀾雄闊散文,為宋文開拓新天地。蘇軾史論政論文,雄辯滔滔,筆勢縱橫,善於騰挪變化,深受《孟子》《戰國策》影響。蘇文特點,誠如其自評:「大略如行雲流水,初無定質,但行於所當行,常止於所不可不止,雖嬉笑怒罵之辭,皆可 .. more

紅樓夢圖詠第三冊

作者清朝改琦(1774-1829),字伯蘊,號香白,又號玉壺外史,祖先為西域人,元朝之後遷入中原,從祖父和父親之後,就寓居於松江(現在的上海)。改琦多才多藝,特別擅長人物圖像的繪製,其山水、花鳥畫亦屬佳作,是清代有名的書畫家,他繪畫的特色在於筆法潔淨流暢,線條精緻細 .. more

東坡先生書傳 卷1-10

明人淩濛初認為,歷來注《尚書》可分為:一曰博洽,旁蒐廣列,引客證主;二曰聰明,發揮己見,以意逆志等二派。而東坡先生注《尚書》,博洽異常、聰明蓋世, 兼具兩派之長,絕非一時諸儒所可項背者。

初等圖画—第一學年用(初等圖畫—第一學年用)
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
東坡先生奏議 卷1-3

宋嘉祐二年(1057),歐陽修主持禮部考試,他有感於「時文之詭異,思有以救之」,因此當批閱蘇軾文章時,十分激賞,原擬列位為第一,但因試卷彌封謄錄,又懷疑是自己學生曾鞏所撰,反而降為第二。實際上蘇軾仍以春秋對義居第一,殿試中乙科。東坡先生論政思慮縝密,而且文詞結構、內 .. more

天文象占

原書不著編者,與國家圖書館藏《御製天文象占》卷十一、十六內容相同,兩書應為同一著作。國圖本有御製序,論撰述原由,云:「朕受天明命為天元子,十有七年於茲矣。鑑諸往古,徵於禍福,其於修德敬天之誠,一率祖宗成憲,而不敢有負於二帝三王之治。蚤夜皇皇,罔敢怠荒,直恐宴安之氣易 .. more

瀏覽所有電子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