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二十場產鹽並河道圖

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推到Twitter
下載閱讀

書籍簡介

本書未題編者,內容計有〈泰屬水程〉、〈通屬水程〉、〈引蕩刈草〉、〈攤灰淋滷〉、〈鍋篷煎鹽〉、〈灶河船運〉、〈煎丁車運〉、〈入垣上廩〉、〈商垣捆重〉、〈官引過秤〉、〈泰壩過掣〉、〈儀所過掣〉、〈子鹽開江〉、〈盤 成式〉等十四幅彩圖,各圖後並附說明文字。避諱曆字,不避貯、儀等字,作清鈔本。

書中描繪淮南主要二十處鹽場之製鹽程序與運送流程。〈泰屬水程〉與〈通屬水程〉繪製泰州、通州轄屬區域之鹽場與河道的分佈情形,說明諸運輸點至各鹽場間的相距里程數。淮南長期採用攤灰淋滷煎法製鹽,〈引蕩刈草〉、〈攤灰淋滷〉、〈鍋篷煎鹽〉等圖即描繪製鹽之工序。製鹽需植蕩草供煎,蕩田按竈丁分配,專司蓄草,禁止私墾或樵爨,蕩草十束可煎鹽一桶,故以束或鹽桶計價,其價格低昂隨鹽價起伏消長。攤灰淋滷也稱曬灰製滷,竈丁擇滷旺之地剔草硾土僻為 場,泰屬 場以池蓄水為滷池,通屬多居海濱,故以井貯滷。待雨潤風吹、地有白光時,於 場攤灰照曬以吸取滷汁,滷滿草足即搭盤 開煎。開煎前煎丁需赴竈長處報明時刻,並領取火伏旗牌,煎鹽完成後需照火伏額馬查明鹽數,並填註三聯印票給煎丁以裝運至商垣。載鹽方式有船運與車運兩種,〈灶河船運〉、〈煎丁車運〉所繪即鹽貨運輸情形。為防範私鹽買賣,無論水、陸運,皆持填明鹽數之三聯印票,驗收時貨、票數量需相符,並於船旁或車轅編列名號,以便沿途稽查。

〈入垣上廩〉可見鹽貨至商垣後分廩貯藏狀況。入垣之鹽需再次加工精選,先以竹篩篩過,細者為篩鹽,厚而大者為 塊,薄而小者為 片,分廩堆貯,開溝引苦滷並用蘆席蓋護。〈商垣捆重〉、〈官引過秤〉、〈泰壩過掣〉則為銷運前包裝捆掣諸項作業。鹽每桶計重二百斤,以二桶配為一引,依季節按例增減,以蒲包盛貯及草索反覆捆縛,成引後用駁船運至鹽壩,以官秤稱重後運至泰壩,沿途皆需皮票、馬簿隨鹽出運,無票簿則以私鹽科罪。〈儀所過掣〉、〈子鹽開江〉為最後分裝運送流程。淮南引鹽掣摯過壩後皆總匯至儀所天池,因江西、湖廣行鹽處河道多淺狹,故於儀所過掣後即解捆改為小包,稱為子鹽,以利運送。經子鹽大使稽核數目、查點上船,船滿即請領桅封,開江運行。末圖〈盤 成式〉所繪為煎鹽器具之形制,竈丁須取得場員所發印照至官廠購買盤 ,無力購買借官 煎辦者,則竈鹽入垣時依例扣銀。各場依盤 嚴定額馬,出鹽多寡與火伏單票必兩相符合,以杜絕私鹽。

由產鹽及運銷各流程管控之嚴格細密程度,足見清廷對鹽業之重視。明清以來,兩淮鹽稅幾佔鹽稅總收之半,清代便曾五次修纂《兩淮鹽法志》,初修於康熙三十二年(1693),後又分別於雍正六年(1728)、乾隆十三年(1748)、嘉慶十一年(1806)、光緒三十一年(1905)四次重修。覺羅雅爾哈善〈乾隆重修兩淮鹽法志序〉云:「臣竊維鹽筴之為額供也,居賦稅之半,而兩淮又居天下之半,兩淮之鹽法定,而天下之鹽法準此矣。」可知鹽產之利以兩淮為最,兩淮鹽區中,又以淮南之通州、泰州二司所轄鹽場產量最豐。

本書圖文主要以淮南通、泰二州所屬鹽場為主。據首二張水程圖所繪,知泰屬鹽場有富安、安豐、梁垜、東臺、何垜、丁溪、草堰、劉庄、伍佑、新興、廟灣等十一場;通州有角斜、拼茶、豐利、掘港、石港、金沙、餘西、餘東、呂四等九場。清初,角斜、拼茶二場原屬泰州分司,乾隆元年劃出歸通州管轄,同年,通州原有馬塘、餘中則裁撤歸併石港、餘西二場,乾隆五十三年又裁西亭歸入金沙場,故此圖應為乾隆五十三年之後所繪製。以此寫繪本與傅圖另藏嘉慶刊本《兩淮鹽法志》、中科院藏光緒刻本中有關淮南通、泰二屬部分相校,嘉慶刊本並未見通、泰二州水程圖,而光緒刻本雖有二圖,但所繪圖式與寫繪本並不相同,說明文字亦異。嘉慶本之〈商垣捆鹽〉、〈官引過秤〉有目無圖文,無〈儀所過掣〉,光緒本則無〈儀所過掣〉、〈子鹽開江〉二圖文。

此外,繪圖部分,寫繪本之〈泰壩過掣〉與嘉慶、光緒二刊本之圖文皆異,餘圖除部分篇名稍有不同外,三本之構圖極為相似,唯寫繪本乃彩繪圖案,筆法較為細膩。〈盤 成式〉之器具形制與嘉慶刊本相同,光緒間盤 則已改變形制。文字部分,光緒本主要依據嘉慶本重修,除少部分增刻修改外,文字上大致相同。而寫繪本之內容,文意雖與二本相似,然用字遣詞不同,部分敘述如光緒本〈官引過稱圖說〉云:「每引連包索滷耗重六百八十八斤,分為八包,每包八十八斤,有輕重則壩復捆之。」寫繪本作:「每引四百斤,如斤兩不符,即在壩上另捆較準,毋得輕重。」又如光緒本〈泰壩過掣圖說〉云通屬九場引鹽並不由泰壩過掣,寫繪本則兩屬鹽斤皆自泰壩過掣,由此差異可見鹽場產運規制之變化。

書中鈐有〈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所藏圖書印〉(二方)。 (賴慧娟)

書籍預覽

本書籍預覽係自動產生,內容編排可能未經最佳化,請點選右上方下載閱讀連結下載原始檔案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