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電子書

初等圖画—第四學年用(初等圖畫—第四學年用)
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
新菩薩經(1卷)

紙粗,色黃褐泛白,圖形纖維束多,竹紋極粗,絲紋不顯。每行14至16字不等,凡1紙共12行。無邊欄行界。按:此經舊藏經未錄,大正藏係據英倫敦煌本斯坦因136號、622號排印。以館藏此卷校之,大異;捨略有訛脫外,顯較大正所錄兩本優勝。( 經文對照: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疑似部 .. more

彩筆情辭第三冊

編者張栩,字叔周,號清河長、天鬻齋主人,明浙江杭州人。本書名為《石鏡山房彙彩筆情辭》,「石鏡山房」係指明萬曆至天啟年間浙江仁和(即杭州)人張振淵及其子張師栻的室名;「彙彩筆」指本書彙集了元、明兩朝文人,如馬致遠、張可久、關漢卿、梁辰魚、沈璟、凌濛初等人的作品;「情辭 .. more

盂蘭盆經講經文(前殘)(卷1)

纖維束極多,色淺黃,竹紋中等,絲紋不顯,每行14至18字不等,凡存8 紙共113 行。無邊欄行界。各紙接縫寬,字大而劣。墨色亦差,塗抹校改不少。卷尾有題記:「孟蘭盆經邈觀 故題 此娙讚 不思宜,留傳天下眾人知,有緣得遇諸佛見,蓮花會裏與君倚。」按:此卷子並非竺法護譯 .. more

梵網古跡抄(卷3)

6行,行16字,小字雙行,行20字,雙欄,版心闊黑口,雙花魚尾,上魚尾下方記書名卷第「古迹抄一」。卷末刊記:「寬永甲申中冬吉辰中野氏是誰新刊」。藏印: 「國立中央圖/書館收藏」朱文長方印。

初等圖画—第五學年用(初等圖畫—第五學年用)
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
天文象占

原書不著編者,與國家圖書館藏《御製天文象占》卷十一、十六內容相同,兩書應為同一著作。國圖本有御製序,論撰述原由,云:「朕受天明命為天元子,十有七年於茲矣。鑑諸往古,徵於禍福,其於修德敬天之誠,一率祖宗成憲,而不敢有負於二帝三王之治。蚤夜皇皇,罔敢怠荒,直恐宴安之氣易 .. more

瀏覽所有電子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