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電子書

佛說觀世音三昧經(1卷)

紙質厚薄不勻,色土黃,水漬污損長條形纖維束多,竹紋中等,絲紋不顯。上欄墨線細,下欄粗,行間無界,匡高24.8 公分。每紙24 行,行21至23字不等,凡存3 紙共63行。書法正楷略帶書筆意;其俗體別字,與一般唐人寫卷同。「敦煌遺書散錄」編號662 ( 原劉幼雲藏本) .. more

初等圖画—第三學年用(初等圖畫—第三學年用)
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
東坡易傳 卷1-2

是書一名《毘陵易傳》。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,謂其書初遭元祐黨禁,不敢顯題軾名。故稱昆陵先生。本書實為三蘇氏合力為之。蘇洵晚年勤讀易經,玩其爻象。因得其剛柔遠近喜怒逆順之情。蘇軾作易傳,自恨不知數學,而其學又雜以禪。故朱子作《雜學辨》,以蘇軾為是書批判對象。(明)焦竑初 .. more

梵網古跡抄(卷1)

6行,行16字,小字雙行,行20字,雙欄,版心闊黑口,雙花魚尾,上魚尾下方記書名卷第「古迹抄一」。卷末刊記:「寬永甲申中冬吉辰中野氏是誰新刊」。藏印: 「國立中央圖/書館收藏」朱文長方印 。

東坡文選 卷1-5

蘇軾文章以其紮實功力、奔放才情,變歐陽修平易舒緩文風為波瀾雄闊散文,為宋文開拓新天地。蘇軾史論政論文,雄辯滔滔,筆勢縱橫,善於騰挪變化,深受《孟子》《戰國策》影響。蘇文特點,誠如其自評:「大略如行雲流水,初無定質,但行於所當行,常止於所不可不止,雖嬉笑怒罵之辭,皆可 .. more

大悲觀世音菩薩至道禮文(1卷)

天文象占

原書不著編者,與國家圖書館藏《御製天文象占》卷十一、十六內容相同,兩書應為同一著作。國圖本有御製序,論撰述原由,云:「朕受天明命為天元子,十有七年於茲矣。鑑諸往古,徵於禍福,其於修德敬天之誠,一率祖宗成憲,而不敢有負於二帝三王之治。蚤夜皇皇,罔敢怠荒,直恐宴安之氣易 .. more

瀏覽所有電子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