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等圖画—第四學年用(初等圖畫—第四學年用)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本品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提供
日治時代台灣的美術教科書,初期引用日本當地教科書,並融入濃濃台灣味的應用素材加以編輯,而台灣人民專用的教科書出版品,目前相關資料極少,僅存公學校教科書《初等圖畫》(昭和10-11年出版)。教科書內容有蠟筆、水彩、鉛筆、素描等基本設計應用,例如:明暗對比、點線面元素之 .. more
本品由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 提供
此書所載,為蘇軾自元豐至元符二十年中之雜說史論,內容廣泛,無所不談。其文則長短不拘,或千言或數語,而以短小為多。皆信筆寫來,揮洒自如,體現蘇軾行雲流水、涉筆成趣之散文風格。《志林》,宋時或稱《東坡手澤》,陳振孫《直齋書錄解題》即著為《東坡手澤》三卷。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
尾有細木軸,無標題,文中有云:「故於中元令節秋首良晨,闢孟蘭之道場,開超生之諭席者,即我府主太保為二太子薦福之懇也。」據此擬題如上。微白之本色紙,竹紋極粗,絲紋不顯,纖維束多,質粗。每行廿餘字,凡存一紙餘共22 行。無邊欄行界。字弗工,有塗改.
本品由 國家圖書館 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