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電子書

中興館閣錄第二卷

南宋修史機構年鑑《中興館閣錄》

《中興館閣錄》在「四庫全書」收錄之題名曾改為《南宋館閣錄》,作者為宋人陳騤(西元1128-1203年)及其同僚所編。陳氏字叔進,或作叔晉,臨海人。南宋紹興24年(1154年) 試春官第一,舉進士。光宗(1189 -1194年在位 .. more

彩筆情辭第五冊

編者張栩,字叔周,號清河長、天鬻齋主人,明浙江杭州人。本書名為《石鏡山房彙彩筆情辭》,「石鏡山房」係指明萬曆至天啟年間浙江仁和(即杭州)人張振淵及其子張師栻的室名;「彙彩筆」指本書彙集了元、明兩朝文人,如馬致遠、張可久、關漢卿、梁辰魚、沈璟、凌濛初等人的作品;「情辭 .. more

式叉摩那尼六法(1卷)

紙色灰白,竹紋極粗,絲紋不顯,末打散之圓形纖維束多。各紙間接縫寬約5公釐。每行27至31字不等,凡存二紙共71行。有邊欄行界,匡高24.5公分。字小而密,行草體,不工。有朱筆圈點。此卷首存五言偈文,次說式叉摩那尼六法,一日不得犯不淨行行婬欲法.....六日不得飲酒( .. more

使者眷屬說(1卷)

經文每行19至22字不等,唯通常為20字;注文小字雙行,字數或相等或較小,無定數。經注文旁常加日式假名音讀。凡存14紙,共324行。藏印:「星吾海/外訪得/祕笈」朱文方印、「楊印/守敬」白文方印、「楊印/德承」白文方印、「高山寺」朱文長方印、「張/繼」朱文方印 。

盂蘭盆經講經文(前殘)(卷1)

纖維束極多,色淺黃,竹紋中等,絲紋不顯,每行14至18字不等,凡存8 紙共113 行。無邊欄行界。各紙接縫寬,字大而劣。墨色亦差,塗抹校改不少。卷尾有題記:「孟蘭盆經邈觀 故題 此娙讚 不思宜,留傳天下眾人知,有緣得遇諸佛見,蓮花會裏與君倚。」按:此卷子並非竺法護譯 .. more

佛說佛名經(存卷七)(1卷)

經中列舉佛、菩薩之名,透過受持讀誦經中諸佛名號而思惟讚歎者,能消滅諸罪,於未來世得無上菩提。存卷七,每紙全幅高32公分,寬46.3公分,每紙19行,行18-20字不等,存36紙。首尾全,首題「佛說佛名經卷第七」,字大悅目,有墨筆校字。第1, 2, 5, 7, 10, .. more

天文象占

原書不著編者,與國家圖書館藏《御製天文象占》卷十一、十六內容相同,兩書應為同一著作。國圖本有御製序,論撰述原由,云:「朕受天明命為天元子,十有七年於茲矣。鑑諸往古,徵於禍福,其於修德敬天之誠,一率祖宗成憲,而不敢有負於二帝三王之治。蚤夜皇皇,罔敢怠荒,直恐宴安之氣易 .. more

瀏覽所有電子書